requestId:6868ced2440be4.32559408.
原標題:【脫貧攻堅奔小康】一張藥方就是一份希望
坐診、入戶、上課、培訓……從兩年前開始,在蘭包養州市永登縣武勝驛鎮衛生院里,多了一個忙碌的身影,他就是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派駐武勝驛鎮的扶貧醫生湯志剛。
在當地群包養眾口中,湯志剛是“蘭州來的專家”;在衛生院醫護人員眼里,他是認真的老師。兩年來,湯志剛用精湛的醫術為患者手除病患,用貼心的安慰為貧困患者帶去溫暖,也為自己和扶貧干部贏得了口碑。
兩年間,經過湯志剛中藥治療的患者近1300人次,他先后下鄉義診30多次,走遍了武勝驛鎮16個村子,走訪貧困農戶78戶,義診168人次,他用實際行動踐包養網行著扶貧誓言,用醫者仁心履行著職責與擔當。
扶貧路上,一起同行
2017年,蘭州市啟動同心全包養網科醫生特崗人才計劃項目,集中優質醫療衛生資源赴貧困縣開包養網展健康扶貧,解決群眾看病難、看病遠的難題,以及部分貧困戶因病致貧、因病返貧問題。蘭州市第一人民包養醫院點對點幫扶武勝驛鎮,由于農村慢性病比較多,武勝驛包養鎮衛生院希望能派一名經驗豐富的中醫醫生。就這樣,從醫包養網15年的中醫針灸科大夫湯志剛成為領導眼中最合適的人選。
一開始,湯志剛還心存顧慮,因為當時妻子已身懷六甲,家里也包養沒人照顧。但他深知,治病救人是醫生的天職,扶貧更是事關重大,他不能“掉鏈子”。“扶貧路上不包養敢耽誤,你在家里多多擔待……”帶著對妻子滿滿的愧疚,湯包養網志剛如期趕赴幫扶點。
初到武勝驛鎮衛生院,湯志剛發現由于地處高寒陰濕地區,當地群眾患關節炎、哮喘等慢性病的特別多。這些病僅靠西醫打針吃藥只能治標不能治本,于是湯志包養剛積極在群眾中推廣“冬病夏治”,在大力宣傳的同時,開展了三伏貼貼敷治療活動,為包養網包養近百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免費貼敷治療。
“湯大夫是一個肯鉆研的大夫,他來以后,開創性地搞起了包養三伏貼,效果非常明顯,受到了患者的稱贊。”武勝驛鎮衛生院院長霍銀山說。
“蘭州來的專家”有一手
“新人”初來乍到,想要得到當地群眾的認可并沒有那么容易,一切都得看“療效”。
68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汪祖芳就是最早認可湯志剛的人。20年包養網前,兒子出車禍癱瘓后包養,汪祖包養網芳一直照料包養兒子的生活起居,從那時起落下了睡眠不好的毛病。一年前,她開始整夜睡不著,一天只能吃下半碗飯,鄰居勸她去看看,她卻總說老毛病不用看。一次,下班路上湯志剛遇到汪祖芳,發現她氣色很不好。經過診斷,湯志剛認為老人長期辛苦操勞,精神壓力大,引起了腸胃功能紊亂、睡眠失調,并給她開了調理藥方。抱著試試看的態度,汪祖芳開始吃藥治療,沒想到十多天后,不但睡眠明顯改善,飯量也增加了。從那以后,汪祖芳逢人就夸湯大夫醫術好。
“我這是20多年的老毛病了,蘭州來的專家,給我拔火罐、貼膏藥、中藥調理,疼痛緩解了,包養效果很包養網明顯。”73歲的蔡學源老人口中的“蘭州的專家”就是湯志剛。自從第一次給老人看過病后,每次來衛生院,老人都點名讓湯志剛給包養自己診治關節炎。
慢慢地,“蘭州來的專家”名聲傳開了,汪祖芳、蔡學源這樣的患者越來越多,連一些偏遠村子的群眾也慕名而來。
為了讓更多貧困戶足不出戶就能得到診治,每次衛生院組織下包養網村義包養網診,湯志剛總是打頭陣,哪里需要就去哪兒;每次到老鄉家中診治完,他總是留下自己的電話號碼,告訴老鄉有需要隨時打電話。
有包養網一次孩子發高燒,可為了兌現給一位貧困戶看病的承諾,接到通知后,湯志剛二話沒說,立刻從蘭州動身趕往衛生院下村入戶。他說:“每參加一次義診,就多一次觸動,看到那些貧困患者祈盼的眼神,有一種說不出的心酸,更有一種責任,家人雖時有抱怨,但他們都能理解我。”
治病更“醫心”,扶志又扶智
下鄉時間越長,見到的患者越多,湯志剛的感觸就越深:不光要給患者以身體上的治療,更要給予他們心靈上的安慰。
金咀村包養建檔立卡貧困戶馬積英老人對此深有體會。老人體弱多病、家境貧寒,十多年前得了一種“怪病”,渾身發熱,輾轉多家醫院問診效果不佳。為了看病,家里債臺高筑,兒子只能常年外出打工還債。老人也被病魔折磨得喪失了生活的信心,一度有輕生的念頭。
在一次下村義診時,湯志剛為馬積英開具了第一張處方。湯志剛耐心地陪老人聊天,安慰老人病會慢慢好起來的,讓老人重拾治病的信心。不久后,老人專門到衛生院找湯志剛復診。“湯大夫你開的藥效果很好,包養網把我十多年的病根找到了。”老人露出久違的笑容,湯志剛打心底里高興。
下鄉近兩年,湯志剛不僅治好了許多患者多年的老毛病,還不失時機地進行思想開導,鼓勵他們戰勝病魔,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,還為他們捐款捐物,免費針灸治療,喚起了貧困患者對美好生活的希望。
授人以魚,不如授人以漁。湯志剛深知,要解決基層群眾的看病包養難題,提高基層衛生院醫療水平是關鍵。坐診之余,他在衛生院大力推廣針灸、拔火罐等中醫技術,通過每月一次的專題講座,把基礎中醫適宜技術以及國內外相關領域最新理念帶到基層醫院,提包養網高了衛生院醫護人員的中醫水平。
近兩年來,湯志剛的足跡踏遍了武勝驛鎮的溝溝岔岔,在為貧困戶送去愛心的同時,也結交了很多農民朋友,收獲了很多溫暖。在扶貧的路上,他始終相信:人雖遠,心卻近,一句安慰包養網、一張藥方,就是一份希望。
TC: